什么是爱呢?

是从看到他的第一刻开始,就废寝忘食地思念着他,还是从互相根本不在意开始,经过一天天的相处,最后回过神来,发现双方已经变成了无法分割的状态?

我不知道。对于我来说,从看到他的第一眼开始,这个有趣的男人就让我非常在意。他小心翼翼和女生说话的样子,就像在照顾一朵脆弱的花朵一样,生怕动作一大,就会把花朵打落。这样拘谨的他,会用明信片传达自己的心意给喜欢的女孩,一笔一划都工整地写着,在上面倾诉自己的心意。无论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心意,写在明信片上,就像是面对面交谈一样,让人心跳加速。

但是,他喜欢的女生,不是我。

那是一个如同昙花般绚烂而短暂的女生,他们在校园中相识,但是女孩却因为身体原因经常住院。为了救那个女孩,男孩毅然走上了学习医学之路。在女孩住院的时候,男孩就一直写着明信片和女孩交流。但女孩身体越来越差,没等到男孩有能力救她的那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并没有告诉男孩这个消息,而是继续假装女孩,和男孩用明信片交流着。

为什么是继续?其实在女孩身体不佳的时候,有很多明信片其实都是我写给男孩的。甚至其实,女孩第一张明信片,那张让他们开始交流的明信片,都是出于我的恶作剧而开始写的。

为什么要继续?我告诉自己,这是为了保护男孩,如果他知道女孩去世的消息,他一定会无比伤心的。

但是,但是,或许,只是因为,我不愿意揭开这个谎言。我假装是在为男孩制作了一个虚假的美梦,但是,只是因为我自己不愿在这个美梦中醒来,我已经沉迷在这个虚假的身份中。在这个身份中,我是男孩喜欢的女孩。

但是,男孩最终还是发现了真相。或许他早已察觉,但是他也和我一样,宁愿在虚假的谎言中继续生活着。

。。。。。。

但是,谎言也好,真相也好,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所处的社会,本身就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关于国家的故事,关于家庭的故事,以及关于爱情的故事。故事不存在真假,或者说故事的真假本就没有必要。只要相信的人足够多,那么这个故事就毋庸置疑是正确的故事。

而在今天,故事更近一步,变成了商品,变成了可以明码标价的东西。随着记忆消除技术的诞生,只要相信着一批故事的人有足够多的钱,他们就能在别人手中买下那些与他们不和的故事,然后销毁掉。到最后,只有那几个故事存在下来。

这样做好吗?事实上,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了,因为都相信着一样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变得少了起来。千百年间,因为所信仰故事不同而出现的矛盾冲突,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选择忘掉故事换取金钱的人,他们做错了吗?我并不那么认为。他们只是偶然获得了不“符合”所谓“主流价值观”的思想,这是环境的错误,不是他们的错误。而选择卖出这些认知,也大部分都是为生活所迫,另一方面,他们也饱受“与他人不同”的折磨。互联网把所有思想都放在了一起,而那些有扩张性的思想随着网络四处传播。实际上,故事虽然不分对错,但是许多心灵脆弱的人,看到自己的想法被贬低的一文不值,内心却是无比痛苦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我真的错了吗”?

他们没有错。许多问题,根本不是对错能说清的。

但是,依然有人,到死都不愿意放弃自己所相信的故事,根据自己一步一步走来的路,对事情进行着判断,不论他人如何抨击也好,还是出钱购买也好,都会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这种人,也越来越少了。

年轻时,也经常有人劝我,说一些这样做不值得之类的话,我要么搪塞过去,要么置若罔闻。随着年龄渐长,也很少有人再提起这回事,只有几个学生偶尔会打趣向我提问。

”老师,您真的喜欢教授吗?但是教授不是因为用了那个才……“

我苦笑。闭上眼,脑海中又是那个在雨中护着昙花的男孩。他当时想要忘了那一切,并且也确实做到了。

忘了一切的他,和我在一起了,再也没有提起过那个女孩。

他对我的爱,是虚假的吗?说老实话,我到今天也不知道。

那我对他的爱,又是如何?我是把自己,带入到那个女孩当中,才会喜欢上他的吗?

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始至终,依然相信着那个名为”爱“ 的古老故事,不是在今天这个完全商品化的时代,在这个一切都被明码标价的时代。全部统一标准化之后,一切都变得量化起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成了数值之间的比较。

这不是我所喜欢的故事。

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个女孩喜欢上一个男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