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呢?

一份工作,一份好工作,一份收入很高的工作。

这似乎已经成了每个人的共识,而且并没有任何问题,一份好的工作带来更高的收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购买更多的东西,变得更加幸福。

乍一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表述,但是问题在于,这二十年来,我们的经济总量几乎翻了十倍,但是平心而论,我们真觉得我们比以前幸福了十倍吗?

我们当然不会否认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进步,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永远不能弄反主次关系,科技是为了人类这个种族而发展起来的,是用来服务人类的存在。但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在当今社会中,技术似乎变得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而不甘愿只当人类的保姆。换句话说,技术的发展是出于技术自身的需要,而不再是人类的需要。我们用着性能越来越高的产品,并且将其视之为理所当然。购买新产品成为了快乐的源泉,不论产品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追着最新款购买就是了。事实上,我本人就是典型的这种人。或者按照本书的叫法,已经完全是一个消费主义社会的人了。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几百年前,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什么“消费者”的观念,只是自己种着田,产出一些粮食,进行一些交易。明天吃的粮食不会比今天更好,明天穿的衣服不会和今天的有什么两样。这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

转折点发生在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改变了农业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经济的增长变得依靠工业生产而不再是农业,大工厂取代了农田,他们将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就是所谓“工作伦理”的诞生。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工业生产初期,资本家们需要巨大的劳动力,一个拥有很高“工作素质”的人,能够为他们完成工业生产的人,就成了他们最为渴望的东西。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资本家们的要求就逐渐演变为全社会的要求,将这个要求披上一层道德的外衣,便是我们今天的“工作伦理”。早期的工作伦理认为,每个人都有劳动能力,人们在工作之中变得崇高。工作伦理希望尽可能将所有人都纳入工厂生产当中,认为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去做的。而对于有能力却不去工作的人——尤其是穷人——那些吃不起饭,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人,工作伦理会给予其最大的谴责。通过工作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似乎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一个人的工作,成了这个人在社会上最大的身份象征。

但是矛盾随之而来。也许会有极少数人喜欢工作,但他们喜欢的可能往往是工作带来的其他,例如地位的提升或者创造性的工作。普遍而言,人们绝大多数都不喜欢他们的工作。这很好理解——工厂中的工作,人们各司其职,各自只负责一部分内容的重复工作,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理解他们所做的事情会带来工资以外的任何价值。而随着资本家压榨的增加,就连那唯一的工资价值也愈加减少,工作时长却从不见少。工作本身的反人类性最终导致了上个世纪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工人们为了夺回他们的自由而起来反抗资本家们,他们为自己争取了更少的工作时间与更高的薪资。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各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资本家们发现,生产再也不需要依靠那么多的劳动力,那些曾经被工作伦理所培养起来的人们,现在大多数成为了“无用之人”,今天各大公司的疯狂裁员行为,无疑印证了这一点,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就可以生产出巨量的产品。问题从没有劳动力生产变成了怎么把生产的东西全部卖出去,于是我们的社会从生产者社会变成了消费者社会——资本家需要的不再是更多的生产者,而是能购买更多产品的消费者。刺激消费成为了他们的首要目标,一个会花钱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对于工作的崇拜变为了对金钱的崇拜,不论你是干什么的,有钱、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就是最好的人。对于资本家们来说,消费者最好不要有任何延迟满足,最好买完东西之后立刻就盼望着购买下一个产品。

矛盾就在此处。一方面,资本家渴望优秀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接受了工作伦理的大量劳动人群突然发现,他们一下子变成了没人需要的人,工厂里面没有他们的工作,并且他们本来就没有收入来进行各种消费。如果说在生产者社会中,穷人贫穷但是有用,还可以充当劳动力,那么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将会出现大量的“贫穷但无用”的人,他们无法加入生产者的社会,但是同样也没有机会加入看似光鲜亮丽的消费者。这些人就是从生产者社会转变为消费者社会中,出现的被抛弃的“新穷人”。

在未来,或者不用等到未来,就单看现在,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难找,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新旧交替的速度之快,让人们根本难以适应,我们父辈们才刚把工作伦理熟记于心,我们就将面对着这个残酷的消费主义新世界。父辈们希望我们找到一个“好工作”,但事实上工作的意义将会被逐渐消磨,频繁的更替工作将会变为常态,贫富差距将会持续拉大,也许最终我们都将成为这个社会无意义的穷人。而到时候,曾经的工作伦理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代替资本家成为替罪羊——人们过不上好生活只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找不到一份好工作。